湖北創新驅動十年間:澎湃“第一動力” 潮涌“鄂”爭先
9月20日,湖北振華宇科(襄陽高新區)智慧創新產業園內,員工在手機背光車間作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謝勇 王懿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6月2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
思想領航 荊楚巨變
滾滾長江,納百川,吞千湖,見證廣袤荊楚十年巨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到湖北考察、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為湖北的發展指引方向、擘畫藍圖。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殷切寄望,布局深遠。
牢記囑托,湖北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勇擔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科技強省建設成勢見效,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提供有力支撐。
仰望太空——湖北 “織”造,讓“中國紅”閃耀月球;俯瞰大地——“湖北橋”走向世界,不斷標注建橋技術新高度;放眼遠洋——國產航母、蛟龍號等大國重器的背后,閃耀著湖北智慧的光芒。
十年風雨兼程、十年砥礪前行。湖北科技創新多項指標實現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4560家。千億元產業集群不斷涌現,萬億元級“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萬億元級大健康產業集群等現代產業集群加速構建。
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制造強國高地,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湖北立足自身優勢和有利條件,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系統性、重塑性的戰略機遇,“三高地、兩基地”建設特色鮮明、路徑清晰。
如大潮奔涌,如細雨潤澤,創新要素正流淌在生機勃勃的荊楚大地上。
“從0到1”創新策源全力搶跑第一步
十年前,喻家山下還只有一個小小的山洞實驗室。如今,包括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在內的大科學裝置和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多個重大科創平臺,已在華中科技大學投入使用。其中,脈沖強磁場設施創造了64特斯拉脈沖平頂磁場強度等5項磁場參數世界紀錄。
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北考察調研時強調“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賦予湖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新使命,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
被稱為“大科學裝置”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推動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利器。湖北扎實推進科技強省建設,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已建和在建6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沖強磁場設施優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研究、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數量居全國前列。圍繞光電科學、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等優勢領域組建的10家湖北實驗室,產出一大批原創成果。
2013年7月22日,總書記來到武漢大學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鄂州試驗基地,囑咐科研工作者們 “繼續努力,科技興農,糧食安全要靠自己”。此后,武漢大學雜交水稻研究團隊培育的雜交稻良種累計推廣已超過兩億畝;紅蓮型雜交稻已走向世界。圍繞國家重大需求,2021年2月,湖北洪山實驗室應運而生。一年來,該實驗室已形成30余項技術轉化合同,推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在祖國大地生長。
湖北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30個、全國第4。新增數字建造、智能設計與數控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占全國總數的1/8。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讓算力成為新的城市公共資源,武漢超算中心已正式接入“中國算力網”。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馮艷飛表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了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新時期、新階段、新發展定位,提出打造“三高地、兩基地”的創新發展目標,把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作為首要目標任務進行部署安排,彰顯了省委“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擺在湖北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堅定決心。
不斷突破:邁入全國科創“第一方陣”
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因“光”得名,是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里,曾誕生中國第一根光纖、中國第一個光電傳輸系統,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考察光谷,對科技創新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7月21日,總書記來到光谷展示中心,強調“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作為光纖激光技術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現場聆聽的銳科激光總工程師閆大鵬深受鼓舞。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現今,銳科激光在光纖激光功率合成、大模場激光光纖等領域取得了100多項技術創新突破,打破多項技術瓶頸。
2018年4月26日,總書記來到烽火科技集團,指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牢記殷殷囑托,烽火科技集團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18年,烽火科技集團與大唐電信集團聯合重組成立中國信科集團。如今,中國信科以5G、光通信為代表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國內首次完成p比特級光傳輸系統實驗,可實現一根光纖上近300億人同時通話。
在光谷創新版圖上,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相繼取得突破:全球最大尺寸光纖預制棒、國內首個400G硅光模塊、國內首套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國內首臺新型顯示噴印裝備、全球首顆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轉基因重組生產人血清白蛋白……
光谷的騰飛,是湖北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湖北扎實推進科技強省建設,出臺“1+4”等科技政策體系,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2至2021年,湖北全社會研發投入由384.5億元增至1005.3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1577家增至1456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34.58億元增至2111.63億元,新型研發機構由2家增至397家,湖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邁入全國科技創新水平的“第一方陣”。
多面發力: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
近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版全球創新指數部分內容顯示,中國擁有21個頂級城市科技集群,首次與美國并列第一。中國城市集群成為全球范圍內上升最快的集群,武漢連續5年上升,居全球第16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為加快建設創新高地,湖北多方面發力:全力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啟動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一大批重大科技項目集中布局、開工建設;加快建設襄陽、宜昌等省域重要科技創新中心;布局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縣市和創新型園區等。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完成注冊數量5596家,同比增長45.16%;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總數15101家,同比增長113.41%。
高端制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光谷研制的光纖光纜占全國市場份額超過60%,銷量居世界第一位;全球每3部智能手機中,就有1部用到黃石生產的印刷電路板(PCB)……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連接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咸寧五市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正瞄準光電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創新產業帶,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聚焦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行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推動形成以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10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2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為骨架的“51020”現代產業集群。我省現有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襄陽新能源汽車創新型產業集群,十堰商用車及部件創新型產業集群等10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總數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京東方10.5代線、聯影醫療器械等項目建成投產,“武漢造”衛星下線,東風嵐圖、小鵬汽車、吉利路特斯、邁瑞醫療等項目加快建設,湖北成為全國最大的光電子芯片、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全國重要的商業航天、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
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湖北在全國率先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科技成果評價、科技人才評價等改革試點。目前,湖北擁有80位院士、29萬名科研人員、130所高校、190萬在校大學生,多項人才指標已躍居全國前列。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闊步向前,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三高地、兩基地”,湖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將交出更為精彩的答卷!
數說創新高地
2012至2021年,湖北全社會研發投入由384.5億元
增至1005.3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1577家
增至1456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34.58億元增至2111.63億元,新型研發機構由2家增至397家,湖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邁入全國科技創新水平的“第一方陣”
已建和在建6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脈沖強磁場設施優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研究、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數量居全國前列
圍繞光電科學、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等優勢領域組建的10家湖北實驗室,產出一大批原創成果
湖北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
達到30個、全國第4
新增數字建造、智能設計與數控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占全國總數的1/8
10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總數居全國第三、
中部第一
擁有80位院士
29萬名科研人員
130所高校
190萬在校大學生
多項人才指標已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