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 | 共建小小驛站 共享濃濃溫情 “愛心驛站”匯聚文明蔡甸溫暖底色
環衛工人在“愛心驛站”內休息聊天。
蔡甸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之家“愛心驛站”心理咨詢室。
行走在蔡甸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愛心驛站”為在這里生活、工作的人們提供休息、應急等服務。累了,這里能歇歇腳;渴了,冰箱里有涼水;煩了,心理咨詢師為你解憂;電瓶車沒電了,享受免費充電的同時,打上一杯咖啡,翻開一本書,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
“小驛站”釋放“大溫暖”,“小空間”服務“大民生”。近年來,一座座“愛心驛站”在蔡甸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扎根,一場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此開展。“愛心驛站”不僅是戶外職工歇腳地,更是群眾身邊的文明窗口,將文明賦予城市內在氣質,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小小驛站筑起“能量加油站”
9月27日上午10時,三友匯汽車服務公司客戶經理陳偉來到距公司一院之隔的蔡甸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之家“愛心驛站”。在“愛心驛站”心理咨詢室,陳偉向驛站工作人員涂艷梅傾訴了工作壓力大、家庭責任重,長期處于緊張忙碌的狀態,時常失眠。
在涂艷梅的引導下,陳偉焦慮的情緒得到放松。短短半個小時的交談,陳偉表示,心情舒暢了不少。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之家“愛心驛站”今年3月開放運營,僅半年時間,就被周邊的戶外勞動者稱為“能量加油站”。
走進驛站,近260平方米的空間里除配有空調、冰箱、微波爐、休閑座椅等硬件設施外,還有多功能手機充電設備、無線網絡、雨傘、應急醫療箱等設施。屋外,電動車充電樁可為電瓶車免費充電,室內還設有閱讀區、母嬰室、心理咨詢室。在兼具實用性的同時營造出“家”的溫暖。
蔡甸城關的漢陽大街環衛職工“愛心驛站”則是環衛工人的“溫馨港灣”。忙碌了一上午的劉曉平從冰箱里取出一瓶飲用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大口。劉曉平說,以前清掃完路面后,只能在樹蔭下小憩。現在有地方歇一歇腳,渴了有涼水喝,有空調吹,感覺挺好的。
蔡甸區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愛心驛站”已遍布轄區主要街道、商貿中心、工業園區及部分窗口單位。站點設立充分考慮方便戶外職工、社區居民,一般步行時間不超過10到15分鐘,實現服務全天候、愛心不打烊。
■?“愛心柜”升騰城市文明溫度
蔡甸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之家“愛心驛站”入口處,一張活動計劃表粘貼在公示欄上。工作人員介紹,自驛站運營以來,月月有活動。9月邀請了專業律師,就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進行了法律解答。下一步還將舉行心理健康講座、文明宣講等活動。
蔡甸經濟開發區(奓山街道)奓山新社區“愛心驛站”,社區網格員進企業進家庭,發布調查問卷,聽取大家對“愛心驛站”的需求,拓寬服務項目,豐富服務內容。該驛站還邀請文明單位、志愿者團隊入駐。社區負責人表示,這既貼近了群眾需求,又解決了驛站的管理問題。
“愛心驛站”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陣地,在服務群眾中不斷凝聚群眾。蔡甸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采取共建共享的模式,整合資源,為群眾提供技能培訓、就業推介、健康文體、婚戀交友、困難幫扶等扁平化公共服務,逐步形成“縱向到企業(單位)、橫向到社區(村組)”的服務覆蓋網。
蔡甸街道臨嶂社區居委會門前的“愛心柜”內,放滿了飲用水、泡面、口罩等物品,對戶外工作者等靈活就業群體和困難群眾供應免費好物。不時有路過的環衛工人、外賣員、快遞員領取愛心物品,也有不少社區群眾、志愿者手提著大包小包前來“補貨”。
臨嶂社區書記牟瓊說:“‘愛心柜’就像是有感染力一樣,激發著居民內心最柔軟的善意,大家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當快遞員變成“收貨人”,當外賣員變成“用餐者”,身份的轉變凸顯蔡甸溫度。蔡甸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愛心驛站”在為戶外工作者、居民提供便捷的同時,更是志愿服務供需對接站,讓需求與服務觸手可及,讓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也讓城市更加富有溫度。